ldquo博士论文致谢rdquo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

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

许多不容易。

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

这段文字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论文的《致谢》部分

一年又一年

一批批气象学子纷纷从校园毕业

他们亦将自己的感谢和收获

化为论文《致谢》中的一字一句、一言一语

↓↓王轩(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毕业生)导师:张小曳籍贯:山东青岛专业:气象学毕业论文题目:《北京冬季亚微米气溶胶吸湿性变化特征及其对大气重污染过程的影响》目前,王轩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致谢》摘选:关键词:热土

走过春天的杨柳拂面,耐住夏天的烈日炎炎,看过秋日的萧瑟洪波,度过冬天的寒冷夜晚,熟悉凌晨一两点的星空,也看过早晨五六点的大院。一直记得张老师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一幅字画,书写“见贤思齐”,这既是求学之人座右铭,也是做人的大道理。

恰逢疫情,和当年我所经历的非典高考何其相似,但是我庆幸能在中国这片热爱的土地上,感谢我的老师、领导、同学、同事、朋友和亲爱的家人,没有你们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一切。

年6月

??马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毕业生)导师:徐海明籍贯:河北张家口专业:气象学毕业论文题目:《黑潮延伸区海洋锋与海洋涡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和机制研究》如今,马静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任讲师,主要从事海气相互作用和气候预测研究。《致谢》摘选:关键词:攀登

又是一年百花争艳时。终于迎来这一总结道谢的时刻,难免唏嘘。从慌慌张张的急性子到略微持重的准博士,其间可谓百味杂陈。在这百味之中,有的暗自咀嚼,有的则与他人共尝。感谢这些岁月中帮助、陪伴我的人们。依然记得徐老师一遍遍改过的文章草稿,他推荐阅读的一篇篇文献,还有他一声声鼓励和谆谆教诲。有此恩师,一生之幸。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怎样的境界?我还在慢慢攀爬的途中,希望有一天可以领略山顶的风光。

年春

??刘子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士毕业生)导师:李俊、闵敏籍贯:河北石家庄专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毕业论文题目:《新一代地球静止气象卫星观测在强对流识别和预警中的应用研究》目前,刘子菁在广东省气象局工作。《致谢》摘选:关键词:遥观四海八荒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思想品德,受之辟雍。才学笔墨,受之师长。高山流水,受之同窗。承蒙诸君恩德,殷股之意,铭感五衷。

自入京师,负笈求学,于兹三载。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至气科院,不知学问之大也。

吾所治者,常于苍穹之上,遥观四海八荒。吾所研者,汗牛充栋之中,细查气象之理。育诲之恩,如沧海,如泰山,虽衔环结草不能报之万一。更欲备述余师解惑之恩,然纸短恩长,述一漏万,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此吾跪而叩谢者五六也。

年春

??

艳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士毕业生)

导师:郭建平、缪育聪

籍贯:内蒙古通辽

专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毕业论文题目:《强降水对相关气象要素的依赖性研究》

目前,艳艳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专业为环境科学。

《致谢》摘选:关键词:我的背包

背包中有一个笔记本,来自我的导师郭建平研究员,从三年前的空白,到如今写满了的科研与人生锦囊,这是我今后人生路上珍贵的宝典。背包中有一份值得珍藏的礼物,来自我的第二导师缪育聪副研究员,他亦是我心目中富有才华、人格魅力的科研大神。背包里同时承载着在我论文构思与创作上给予我许许多多帮助与指导的诸位老师们的教导与叮嘱。一个沉甸甸的相册也在背包中,里面都是我在气科院结识的挚友们的回忆。

背包中还有一杯温水,来自于我永远耐心倾听的美丽额吉(蒙古语,意为“妈妈”),严厉又爱我的帅气阿爸,以及关心我的家人们,你们都是我最想依靠的温暖港湾。

年6月

??

郭艺媛(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毕业生)导师:华维籍贯:山东聊城专业:大气科学毕业论文题目:《青藏高原那曲一次对流过程云结构和微物理过程的模拟研究》毕业去向:上海市闵行区气象局《致谢》摘选:关键词:成长

感谢我的导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华维教授,以及研究生期间各门课程的老师。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我生命,教育我,从小到大给了我无私的爱以及物质上的支持,培养我乐观、向上的性格,让我具有独立的人格,以及面对人生中种种挫折的勇气,让我健康快乐地长大。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父母家人的浓浓亲情和爱会让我永远铭记在心中,只能用一生去回报。

同时要隆重感谢一下我的男朋友侯文轩,三年研究生生活中是他帮我解决了很多科研难题,陪着我一起成长!

年4月

??

侯文轩(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毕业生)

导师:华维

籍贯:上海

专业:大气科学

毕业论文题目:《青藏高原对流云降水个例分析及云微物理过程》

毕业去向:上海市气象局

《致谢》摘选:关键词:你们的支持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不管是在科研工作、人际交往还是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硕士期间的人生经历都使得我进步良多,多次撰写论文的过程,让我更加深入、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明晰了大气科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感谢我的女朋友郭艺媛在我日常生活中给予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这份感情是我在成信大收获的最宝贵的东西!感谢我的室友孙世杰、谢志轩、曾翔宇,尽管毕业后我们天各一方,但我们的联系不会断,你们是我收获的最珍贵的友谊。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是他们伟大、无私、不求回报的爱支持着我度过研究生生涯,让我在本该工作赚钱的年龄继续留在校园,不断让自己进步和提高。

年4月

??

周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毕业生)

导师:周筠珺

籍贯:山西忻州

专业:大气科学

毕业论文题目:《贵州威宁雹暴微物理特征的观测及数值模拟研究》

毕业去向: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

《致谢》摘选:关键词:科研路

栀子花与银杏叶的交叠,是否能够承载地起这三年的厚重。我要由衷感谢我的导师周筠珺教授。论文之中所倾注的不仅仅是自己日日夜夜的汗水,更多的是周老师时时刻刻的关心、爱护和帮助。

感谢赵鹏国师兄在国外访学期间仍然抽出时间为我答疑解惑,每每和师兄倒着时差,进行相关学术探讨,就感觉无比充实,他对学术的严谨和热诚让我受益匪浅。感谢黄海迅师兄在双偏振雷达学习上的指引,与师兄在程序算法中的交流中,让我感受到他为人的谦和、耐心和真诚。感谢同门好友龙薇同学在模式学习入门中对我的帮助。祝大家前程似锦!

年4月

///

彩蛋

最后,不知道你发现没有

文中的一对CP

(郭艺媛侯文轩)

祝愿我们都能

追着光,靠近光

成为光,散发光

推荐阅读

“重启”一周年!气象人带你看不一样的湖北

这个频遭台风的小镇,竟藏有这般气候红利?

重访“麦莎”登陆地|原来,总书记当年是这样指导抗击台风的!

“空无一人”的码头背后有气象人守护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策划:王亮

内容统筹:王亮、王玫珏、胡雪飞、严常坤等

内容支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

本期编辑:王亮、张蕾

审核:段昊书

广告投放及商业合作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quzx.com/nqxtc/729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