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和攻略君一样,早上收到了这样一条新闻推送:女孩在米高原雪地上网课现场曝光,边看牛还要防狼。这个新闻是以视频的方式推送的,视频中的女孩德宗带着书本和笔,在山坡白雪间认真的记着笔记。女孩用不是太流利的普通话说因为爷爷的身体不太好,所以帮忙在山上放牛,如果没有人看着牛的话,狼就会出现,再加上上网课的时间到了,就一边看牛一边上课了。
西南民族大学回应:学校接到该汇报后,已经立刻安排授课教师告诉学生,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并采取了灵活授课方式,让她能坚持课程学习。
那曲的移动和铁塔工作人员也表示,要去那边做信号覆盖。
网友评论:勤奋者的高度,就是以后生活的高度,加油!
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加油!
经历过跌跌撞撞,才知道内心所向;经历过迷茫不安,才懂得逼自己前行;经历过窘迫尴尬,才学会耐得住性子。任何人的成功都无法一蹴而就,每一阶段的抵达,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慢慢来,别着急,生活终将为你备好所有的答案。
当然这些评论中也有不同的声音,他们说:
这女孩若真的爱学习应该可圏可点!可问题又来了,先不说手机电池够不够用,关键草长在哪?就这环境,也没法生长啊!没草牛吃什么?草料也背上山吗?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若是怕狼饿,用牛喂狼,为什么还要看护?这明摆着就是摆拍、作秀,图露脸!
放牛,我信;防狼?扯吧。你见她带有猎枪或长刀长棒这类拒止防身武器吗?我看她是没与狼相遇过,狼的凶猛连壮男都害怕,再困难也没有哪个长辈肯同意一个女孩儿冒这种险。这是搏眼球的居多。
还有不了解那曲的人评论说:
起码要花5,6个小时才能到达到这么高的海拔吧。
我也好奇米,这么高的山,冰天雪地,牛爬得上去么?这么说牛不是吃草是吃雪啊?
根据这么一条新闻,网友可是议论纷纷,可以从评论中看出来,他们议论的中心有3点,第一点,这也有人拍视频还发在网上,有作秀嫌疑;2、海拔米,这么高的地方有信号?3、那山光秃秃的,还大冬天,哪来的草?
第一个问题攻略君是没法回答,这种拍视频发到网上去的行为,我们很多人都有啊,没法说是不是作秀。
第二个问题,海拔米,不是说那个山距离自己住的地方米,这个海拔是指这个点高出海平面的距离,青藏高原啊,本身自己就高,拿那曲来说,那曲平均海拔都在米左右,那人家姑娘爬个来米,去放牛,不是很正常么?再说信号这个事情,有网友在评论区是这么说的:“有没有信号要看周边有没有基站,和基站间有没有阻挡,L,L,L,L2等高频信号直线传播能力强,并且带宽大,速率高,L频率低,衍射能力强,适合宏站覆盖,她这个地方,基站建到山顶,她也跑去山顶上网课,信号直线传播没毛病。”这个信号的问题啊,攻略君也不专业,但是有过类似的经历,前些年北方农村信号是真的不好,为了打个电话,真要爬到山腰去。
第三个问题,冬天放牛,山上有草?看着光秃秃的有雪就没草吗?不得不说评论区真是各路大神都有,还得充当科普员的角色“你去一下实地就知道牦牛吃什么了!牦牛,不是水牛,高原地区农户牦牛都是散养,吃枯萎的草,草根什么的”。
现在网络覆盖广方便了人们的交流,我想这个新闻的初衷一定是让我们忆苦思甜,更加努力的去生活与学习,没想到传播得快了、广了之后便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其实不单单是这样一条新闻,有时攻略君写些景点介绍或者讲些藏区旅行故事的时候,也有网友在评论区对文章褒贬不一。有不同的声音是好的,但是今天攻略君想说的是在我们去评论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好还是多找找资料,多方面的去验证,也许你的一句轻飘飘的酸酸的话,就让主人公花费较大的精力去进行解释。
最后一句话送给自己也同样送给你们:人的内心本来就很虚无,能狭隘,也能像宇宙一样开阔,看我们怎么操控自己,你若斤斤计较,自然处处会不舒服,你若处处看开,自然可以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