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科右前旗“守望草原”巡防队满族屯满族乡分队队长包海青
□记者包一婧
在科右前旗绵长的边境线上,有这样一支由边境一线党员、退伍军人、牧民群众组建的队伍,他们被当地农牧民称为“流动的哨兵”“安全卫士”。他们就是协助边防官兵守边护边,维护边境安全的“守望草原”巡防队,48岁的包海青就是这支光荣队伍中的一员。
早晨,天刚蒙蒙亮,包海青就走出了家门。今天是每周一次例行巡边的日子,他检查好需要携带的物品,就和边境民警一同乘车向巡逻地域出发了。先开车行驶近公里,到达边境线附近之后再换成骑马巡逻。每次巡边都需要走上整整一天,观察边境地区是否有异常情况。这样的巡边任务,每月都会有几次,即使对包海青这样的老队员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年,“守望草原”巡防队成立,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的退伍军人、曾担任满族屯满族乡派出所义务护边员的包海青第一时间响应。“我曾经在阿尔山武警边防部队服役,我的军旅生涯都是在边境线上度过的。”包海青说,“边境线是国家的生命线,我是一名边境地区的居民,更是一名退役军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国家的边境线。”由于包海青有过护边的经历,他被队员们推举为“守望草原”巡防队满族屯分队队长。
巡边的路漫长而又艰辛。每次巡边,包海青和队员们早晨六点就要出发,虽然是骑马巡逻,但在一些陡坡、路况不好的地方还是需要下马步行。夏天气候炎热,走不了几步衣服就会被汗水浸湿,还经常会被蚊虫叮咬。冬季雪大的时候,要冒着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刺骨严寒,牵着马匹蹚着过膝的积雪行走,每次巡边都是一场持续一整天的“持久战”,回到家时天早就黑了。但是包海青和队员们从没抱怨过一句。“环境是恶劣了点,辛苦了点,但是作为一名退伍的边防武警,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好边防线。”包海青笑着说。
包海青在满族屯满族乡经营着一家修理部,在人来人往的小店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墙上那一块“巡防队堡垒户”牌匾。“巡防队的工作很广泛,不仅要守边护边,还需要向当地群众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协助边境派出所管理辖区。”包海青对记者说。
在长期的护边工作中,包海青早已对边境情况十分熟悉,这也为他的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年3月,满族屯满族乡边境派出所接到报警,白音乌拉嘎查牧民车德格吉日呼家的1只羊羔被路过的车辆碾压致死,肇事司机驾车逃逸。派出所将此信息发布到守望草原巡防队平台上,包海青带领巡防队员们迅速集结,立即对周边区域展开了细致的排查,仅用了两个小时,就成功地协助派出所民警锁定嫌疑车辆并抓获了嫌疑人,为牧民挽回了经济损失余元。谈起这件事,车德格吉日呼激动不已,“多亏包队长和他的队员们了,羊羔可是我们牧民的命根子呀。”
“包队长虽然退役多年,却始终退伍不褪色、卸甲不卸志的军人本色。”满族屯满族乡边境派出所民警包海涛说,“他把巡防队的队员们组织得很好,在边境巡逻和基层治理方面与我们通力合作,使我们派出所的工作更加顺畅了。”
在包海青、巡防队队员、边境派出所的多方努力下,边境居民都有了基本的边境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边境地区的违法违规现象屈指可数,牧民们的财产损失也大大减少。
辛苦的工作之余,包海青最牵挂的就是在呼和浩特读书的女儿,“虽然她已经上大学了,但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求学我还是放心不下。”包海青谈及女儿,眼神中露出欣慰与骄傲:“女儿从小就听我讲在部队的故事,在我成为巡防队员之后也一直很向往,她说过等毕业工作了也想加入巡防队。作为父亲,我非常欣慰,也希望这个神圣的职责能够后继有人。”
“我们的工作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成为巡防队员是我们的光荣,就算工作苦累,我们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换来祖国北疆的安全与稳定。”包海青说。
来源:《兴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