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组织召开那曲市创建羌塘高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
领导小组联席会议
5月16日,市发改委党组副书记、主任、那曲市创建羌塘高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韦蛟同志主持召开了领导小组第一次联席会议。领导小组16家成员单位出席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胡国铮副研究员及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经济政策研究所刘新民副所长为我市创建试点工作建言献策。
图为会议现场
会议首先由与会各单位围绕试点创建工作任务分工报告了各自领域推进我市创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的思路和意见建议,并报告了各专项规划进展情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胡国铮副研究员回顾了《创建那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先行示范区的前期调研报告》形成过程,并提出进一步优化生态服务价值核算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激发内生动力、研究制定生态产品认证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发展生态产业、开发带有羌塘高原标签的生态产品等意见。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经济政策研究所刘新民副所长从提升生产供给能力、加强生态保护、创新体制机制三个层次为推进我市试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一是做好本底守护;二是推进构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体系,努力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新能源、高原生物、绿色工业等产业。三是建立健全生态品牌营销维护体系,维护生态权益,实现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四是完善生态补偿等政策体系,建立横纵向补偿机制,共享区域发展权益。五是建立健全成果共享四套机制(生态保护、价值核算、点绿成金、体制机制)。
韦蛟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希望各单位深入思考、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做出亮点,形成示范。需要我们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和合理回报、绿色金融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不断探索研究,真正落实建立“保护者收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机制。要构建行之有效的价值核算办法,形成一套各方认可的共同话语体系,有效解决“度量难”的问题。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解决“交易难”的问题。要推动正向激励和负向惩罚双向发力,让各方真正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解决“变现难”的问题。要积极探索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坚强资金保障,有效解决“抵押难”的问题,真正让老百姓收益,让生态保护落到实处,实现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将羌塘高原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并重点强调:一是加快国家公园申报进程,加强江河源生态保护修复,完善流域上下游补偿机制。二是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三是完善城乡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清洁供暖和申请电价补贴,探索分户式太阳能光伏发电供暖,推进县城供暖“煤改气”、“煤改电”进程,发展水能、太阳能、风能、光热、地热、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多元供暖模式。四是推进“生态+”,发展“光伏+灌溉”、“抽水储能”、“光伏+生态治理”、生态草牧业、生态文化旅游等多种“生态+”新模式。五是推动GDP、GEP双考核。
信息来源:“十四五”规划办
长按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