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高铁卫士人民资讯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www.pfzhiliao.com/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马艳通讯员韦生辉符祖威胡玄德

宝峰山下,国旗飞扬。一个个巡线的背影行走在铁路旁,他们不分昼夜,守护着高铁平安。宝峰山隧道是贵广高铁进入恭城的第一站,也是恭城所管内1号岗所在地。

唐新民在岗点迎接过往的列车。

57岁的唐新民是广西恭城县西岭镇刘家厂村村支书,年恭城通高铁后,他就加入巡防队,并一直担任恭城所1号岗巡防队员兼组长,带领着其他队员,五年如一日,守护着恭城铁路安全。

1号岗管辖的线路险峻,工作环境复杂,但走了五年,唐新民对线路的每一个角落都特别熟悉。

唐新民和队员在处理线路上的安全隐患。

“这个岗点全长大约米,若按照0.4米为一步的话,我每天要走5圈,一天大约要走步。”唐新民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还亲手绘制了一张1号岗管内线路地图,清楚地标记着岗点的每一个位置。

由于岗亭简陋,冬冷夏热,晚上还要住在岗亭值班,条件比较艰苦。为方便工作,唐新民向派出所申请,在岗亭旁一处地势较高,视野较好的位置自费修建了一间“值班室”,为岗亭全体巡防队员提供便利,同时在门前树立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作为一名老党员,唐新民始终面向国旗心向党,每天上班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国旗敬礼。

唐新民在向村民宣传铁路安全知识。

工作上,唐新民敢打敢拼,不畏艰苦,每天风雨不改,坚持巡逻防范,进村进校宣传铁路爱路护路知识,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沿线村民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唐”。两年前,唐新民在巡线时接到铁路部门报警称:一名疑似精神病人在铁路栅栏内游走。唐新民立即向所领导汇报同时沿着线路搜寻此人下落。傍晚18点,唐新民在宝峰山隧道旁发现了该名人员。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唐新民用言语吸引他的注意,同时叫家里给他送来了食物。晚上23点天窗点打开了,唐新民带着支援警力进入铁路施救。由于听不懂精神病人沟通有问题无法查明身份,老唐找来纸和笔让其写出身份信息,最终顺利将其救出。

唐新民向队员讲解自己画的线路岗点地图。

唐新民的儿子军校毕业,现为某前线部队军官,女儿在中科院读研究生。他常教育自己的儿女,做人最重要的是正直,就像值班室前的红旗旗杆那样,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年高铁建线时,村民对于征地补贴等问题各持己见,“吃猫粮,护猫槽”,作为村支书,唐新民既要兼顾铁路利益又要统筹村民的利益,那段时间奔波于各个单位,吃力不讨好的事时有发生,但他仍然一心一意为村民争取福利。

因为年纪大了,唐新民的儿子经常劝他,让他退休享福。唐新民笑着说,“这点辛苦算不了什么,你们年轻人不懂,高铁开进瑶乡,给我们带来了便利,我们受了铁路的惠泽,就该爱护铁路,对铁路负责。”

有时排到饭点的班,唐新民就从家里装上午饭,在线路上随便吃两口。

参加护路工作以来,唐新民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默默奉献,其所管线路治安良好,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辅警”。年,唐新民因工作突出,所里打算推荐上报其为“优秀辅警”,然而唐新民却拒绝了。他说:“我们应该多给年轻人一些鼓励”。

在最平凡的岗位做最平凡的事,唐新民用实际行动谱写了老一辈护路人的铁路情怀,正是有了像他一样的高铁卫士,才有我们每一趟列车的平安。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quzx.com/nqxxw/738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