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打人不打脸,但如果打人的是自己呢?
最近马化腾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据晚点消息,年底的腾讯员工大会上,马化腾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论调——腾讯就是基础设施,提供水电。他表示,腾讯只是国家社会大发展期间的一家普通公司,是国家发展浪潮下的受益者,并不是什么基础服务,随时都可以被替换。
很长一段时间里,马化腾一直是坚忍乐观的代名词。情绪低落如是恐怕还要回溯到十二年前。
全面战争与“二选一”起源
年,对于马化腾本应是美好的一年。前一年年底,他刚花费4.8亿元人民币购入香港石澳大浪湾道13号,一幢奢华独栋别墅。而住在12号的邻居正是李嘉诚小儿子李泽楷,同时也是腾讯最早的投资人之一。
彼时,腾讯在马化腾的带领下,通过模仿不断开疆拓土,几乎覆盖了当时互联网的所有领域,一时风头无两。时任美团网CEO的王兴颇感无奈地牢骚:“有什么业务是腾讯不做的吗?”
有创业者选择赛道时甚至要故意避开腾讯要做赛道。绝非当时的互联网创业者太弱,而是腾讯手中的武器太强。PC时代对的QQ,俨然就是《三体》中二相箔,可以对绝大部分应用发动降维打击,被袭者却无力反抗。
但凡事总有意外。年10月29日,马化腾生日当天,他收到了一份“致命”礼物。公司推出一款名为"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该工具除了可以保护QQ用户隐私外,还能屏蔽QQ秀、QQ软件广告、QQ迷你首页弹窗及QQ新闻弹出,足以切断腾讯QQ的收入及媒体影响力。72小时内该应用下载量就突破万,平均每秒钟就有40个独立下载安装量,创下了当时互联网新软件发布的下载记录。
这场突袭其实酝酿已久。早在年,创始人周鸿祎就对腾讯充满了担忧:“互联网人,一定会遇到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生、死、腾讯。”不夸张地讲,当年只要被腾讯锁定,大概率就要面临生死抉择。
事与愿违,跟腾讯的短兵相接还是在年来临了。春节期间,正在海南度假的周鸿祎收到紧急通知:“模仿安全卫士的QQ医生开始在PC端进行强制捆绑了!”鉴于安全软件互不相容属性,用户只能二选一。
面临多年积累归零的风险,火速反击,一些正在休假的员工被紧急召回。因为QQ医生仓促上阵,产品还不成熟,很多用户选择卸载,其市场份额也快速跌破10%。首轮过招,似乎只是虚惊一场。
杀戮进程一旦启动,就很难回头。互联网的竞争向来都是既决胜负,也决生死。年中秋,周鸿祎收到了一份中秋大礼。QQ医生升级成为QQ电脑管家,兼有安全卫士的所有主要功能。更致命的是,腾讯采用了后台静默安装的手段。
当时的主要产品只有两种,而安全卫士又是公司的营收命门。无论从企业规模,还是技术积累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于是,周鸿祎立即打电话给马化腾,希望腾讯停止强制安装QQ电脑管家。马化腾虽然在电话里语言缓和,宽慰周鸿祎“腾讯不会把置于死地”,但角逐安全领域的决心已不容动摇。
被拒绝后,周鸿祎秘密反击。部分工程师被拉到北京郊区,在怀柔一栋别墅里封闭开发。3周后,回敬马化腾的“生日礼物”——“扣扣保镖”问世。马化腾深知“生日礼物的”破坏性,扣扣保镖是系统层面的,拥有最高修改权限,如同一把绕开护甲插在心脏上的尖刀。
面对致命威胁,马化腾反击组合拳更为强悍。腾讯发随即表声明,称“扣扣保镖是非法外挂”。同时,有人举报到了有关部门,“希望将的反击定义为‘刑事犯罪’,认为破坏了QQ的软件和计算机系统”。剑拔弩张的程度始料未及,周鸿祎甚至不得不飞往香港暂避风头。
马化腾的最强反击出现在11月3日晚,QQ以弹窗的方式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强制要求用户二选一,要么卸载,要么卸载QQ。这就是史无前例的、中国互联网的“二选一”事件开山鼻祖。
很多用户选择支持弱小,在论坛网络留言支持,但在电脑中却选择保留QQ。用户是现实的,社交产品的迁移成本巨大,安全软件替代产品却很多。安全卫士的卸载率飙升,市场份额大降。
一时间公司内部风声鹤唳,公司内部的保密措施堪比。负责公关的刘峻和李亮连夜赶写重要材料,甚至被安排到了北京郊区的宾馆。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第一次大站队也随即而来。基于利益和过往恩怨,双方开始拉出自己的朋友圈加入对垒,阵营包括酷狗、世界之窗、鲁大师、迅雷、快播、暴风影音、多玩、人人网;腾讯阵营包括:百度、腾讯、金山、可牛、遨游。
当年在IDG主导投资QQ的知名投资人王功权在其中斡旋,同样遭到马化腾拒绝。事情似乎到了无可转机的地步。
年11月5日上午,僵局突然被打破。工信部、互联网协会等部门开会讨论此事的应对方案。政府部门介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双方不再纷争。
1天后,马化腾接受《中国经营者》专访,否认了怒而摔杯的传闻,言语中却依旧火药味十足。当被问及有没有考虑用户的感受是,他叹气后悔为什么就没想更多,但依旧决绝表示:即使再做选择,也不会有第二种方法,只不过措辞上会更加温和些,照顾一下用户的情绪。
11月20日,工信部责成两家公司在5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道歉,妥善做好善后事宜,并确保软件兼容和正常使用。双方冲突在工信部的介入下正式化解。
双方司法层面的斗争博弈还在持续。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双方互诉三场。直到年10月16日草尘埃落定,最高人民法院判决认定腾讯旗下的QQ并不具备市场支配地位,驳回奇虎的上诉,维持一审法院判决。这起奇虎诉腾讯公司垄断案成为中国互联网的里程碑,被称为“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第一案”。
统计大战得失,几天之内损失了三成用户,腾讯用户损失忽略不计。但是以小搏大获得了广泛的舆论同情,一战成名,公关团队被业界称作天团。颇为戏谑的是,腾讯法务团队也网友封为法务第一天团、有了“南山必胜客”的调侃。历经这场风波,腾讯和马化腾也开启了反思之路。
移动互联第一战:“杀死”米聊
马化腾在一封内部信中写道:“如果没有对手的发难我们可能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不会有这么多的反思。未来某一天,当我们走上一个新高度的时候,我们要感谢今天的对手给予我们的磨砺。”即使腾讯内部,也有不少员工认为这只是场面话而已,但几乎所有人都低估了马化腾改变的决心。
在大战中,马化腾展现出不为人知的决绝与强悍。大战之后,马化腾又展现出了惊人的自省能力。优秀企业家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就在于,低落和愤怒只会加剧普通人的固执,而优秀企业家却能以此为契机改造自我,变得更加强大。
如同青春期的少年,在荷尔蒙的作用下,会表现的充满进攻性,但是青春期终究会过去。3Q大战无疑是马化腾和腾讯走出青春期的重要一课:摒弃冲动和四处树敌,学会包容团结才能走的更远。
命运显然没打算给马化腾喘息的机会。年底,移动互联网大潮已经汹涌而来。新浪董事长曹国伟抓住机会,全力打造微博。伴随着明星名人的入驻,微博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一个明星应用。社交起家的腾讯顿感压力。
在大洋彼岸,一款名叫Kik的跨平台即时通讯(IM)软件火爆美国。年10月19日才登陆AppStore和AndroidMarket,15天内就吸引了万使用者。该款软件界面极其简洁,而且能够通过注册电话号码,自动检索用户通讯录中同样安装kik的人,并进行匹配,之后向朋友推送提示,是否愿意成为好友。这种裂变式的社交网络拓展方式,立刻引起了中国互联网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