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月3日讯(记者王浩然)年4月非典疫情袭来,刚刚参加工作的芦永赞主动请缨加入抗“非典”的战线。17年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再次挺身而出,奔赴战“疫”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生命而战,她是抗“疫”前线最美逆行者。年,芦永赞被评为“齐鲁最美健康卫士”,用实际行动体现了新时代医护工作者的医者精神和仁者大爱。
经验丰富的抗“疫”战士
芦永赞是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ICU科护士长兼外科监护二组护士长,年9医院工作。年4月非典疫情袭来,医院是医院,面对未知的复杂情况,芦永赞毫不犹豫报名,要求进入隔离病房工作,作为首批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护士,芦永赞与同事们负责清洁消毒工作,她积极承担物资整理、医疗垃圾处理等工作。
“工作无小事,对待工作再认真再严格都不为过。”芦永赞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在非典隔离病房工作的这段日子,芦永赞深切体会到青年医护人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年新冠疫情袭来,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被医院,改变的是病毒,不变的是坚定的抗疫决心。医院新冠肺炎救治组成员,负责重症医学科筹备、重症人力资源协调及宣传工作。
“我有经验,到一线可以更快地上手工作。”在疫情最焦灼、防控最吃紧的时候,芦永赞主动请战,率领重症监护团队迅速投入战斗,担负起68例新冠重症肺炎患者救治任务。
在隔离病区的一个月时间里,芦永赞与同事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生命而战,用生命护佑生命,医院交付的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任务,最终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
年5月15日,她带领5位同行组成山东省支援日喀则边境地区新冠疫情防控指导小分队,飞赴日喀则市开展新冠疫情防控指导工作,看着患者们渴望的眼神,她无悔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坚守初心使命不负一身白衣
护理工作,不仅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还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芦永赞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干好每一项工作,工作之余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苦练业务本领。
年,在医院外科监护病房工作的芦永赞开始担任科室护理组长,参与重症患者血滤、透析治疗,主动脉球囊反搏等先进救治技术的应用。年芦永赞作为科室骨干参与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及“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工作。在病区率先打造“无陪护”、亲人般服务,开展“按需服务”护理模式,探索家庭服务模式。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全程导航护士服务,补位家属角色,医院陌生环境给患者带来的困绕,为医患打造畅通的沟通桥梁,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探索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成本,减轻了家属负担,实施以来为几千位患者解决了陪护难题。芦永赞带领外科监护病房一组、二组共同打造了山东省“温馨港湾”优质护理服务品牌。
年,医院关医院的申报,在承担保健对象住院护理任务的同时,总结编写的“关于老年患者胸外科术后VTE预防典型案例”获得山东省护理学会典型案例汇报优秀奖。年10月,芦永赞担任山东省护理学会医养健康委员会副主委,医院老年医养健康服务工作。年度芦永赞担任山东护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设计拍摄的《胸外科患者呼吸功能训练操》在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优秀微电影、微视频科普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年度科室品管圈工作先后两次获得山东省品管圈大赛三等奖。参与“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年参政议政常规课题关于医联体管理模式下探索呼吸慢病管理方式的建议”一项,现课题已完成中期审核;发表科技核心论文一篇、齐鲁护理杂志论文一篇,参编论著2部。
除了带领业务工作创先争优,芦永赞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她创新将心肺复苏模拟人示教引入社会课堂,将护理健康教育带入社区、学校、广场,积极参加泉城义工服务,让更多人学会急救知识,“给大家普及急救知识,就会让更多的人收益,为紧急情况下的患者争取多一些的希望”。芦永赞为此也获得了优秀泉城义工称号。
工作多年来,医院技能标兵、山东省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护理工作是一个很平凡的岗位,但我始终坚信,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强大,平凡的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