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峡打击要动用空军和海军想多了,陆

打过海峡?陆军火箭炮就够了!

自从去年开始,中国空军就加大了绕岛飞行训练的力度,并把这一行动常态化的坚持了下来,而且海军也时不时配合着绕个半圈一圈的锻炼一下,甚至还把辽宁号航母编队也拉着去逆时针转过圈。但这毕竟只是用实际行动来“威吓”那些岛上的跳梁小丑而已,真要动手的话,其实核算成本下来还是我国陆军开打比较划算。为什么?因为我们有远程火箭炮啊!

最早网上流传用火箭炮跨海峡打击的“战法”中,设想的就是用我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制的“卫士”系列火箭炮。由于海峡离福建最近的直线距离只有区区公里左右,平均宽度也不过公里,所以用火箭炮是最省钱、最便捷、火力输出持续性最好的武器了!“卫士”系列多管火箭炮是一种可以依靠卫星进行精确定位、引导的远程打击武器。而要是跨海峡打击岛上目标的话,“卫士2型”采用毫米火箭弹的子系列就足够了。这个子系列射程“最近”的“卫士2B”型的射程都达到了公里,而最远的“卫士2D”型,可以打击公里范围内的任何目标!

但我国陆军装备最多的却仍然是PHL-03型多管火箭炮,这种型号的火箭炮是从90年代从俄罗斯引进的“龙卷风”多管火箭炮技术为基础开始仿制的,后来经过我国军工科研人员不断改进,在4年以“PHL-03”正式定名开始服役,而军方通俗称之为“远火”。而PHL-03型多管火箭炮的射程目前还没有官方参数,毕竟,这是我军装备的现役主战武器,保密也是应该的。但据公开报道和其最初使用的俄罗斯原版火箭弹性能可以大概推测一下:从90年代引进俄罗斯“龙卷风”火箭炮配套的9M55K火箭弹最大射程为70公里,后续国产化以后,推测使用的火箭弹射程可以达到公里,如果是增程型,估计最远可以达到公里。而目前来说,我国外贸版的“卫士”系列都能达到公里射程,陆军自用的PHL-03型多管火箭炮也至少是这个程度,并且制导精度大概在10米左右,也会远超外贸版的“卫士”系列。所以PHL-03型多管火箭炮要是执行“跨海峡”打击任务也是没有丝毫压力的!

后来航天科技也研制了一款“A-”型火箭炮,射程大概在公里左右,虽说跨海峡有些勉强,但是相信在今后改进中达到这个目标并不遥远。但是其最大的短板就是制导精度太差劲!圆周误差竟达到了米,因为航天科技原本想把航天级别的制导元件安装到火箭弹中,后来由于技术难度太大而放弃,于是A-就空有不近的公里射程,但是却搭配了几乎算是“天女散花”程度的制导系统,导致无法进入陆军法眼,只有去国际上找消费不起“高、精、尖”火箭炮的国家开拓市场了。

但后来航天科技也奋发了一次,搞出了A-火箭炮,该火箭炮的最远射程达到了公里,同时采用GPS+惯性制导提高命中精度,圆周误差可以控制在30-45米。而白俄罗斯购买的A-系统被与明斯克车辆厂的新一代MZKT-型8*8越野卡车结合在一起,并按白俄罗斯要求研制了新的火控和指挥系统。这种火箭炮被称为“波罗乃兹”,年开始在中国进行定型试验,在年装备。而现在,射程高达公里的A-型也研制出来了,除了战斗部重量轻了一些外,打击精度却并没有下降,可见航天科技的技术实力还是在线的。

但是这些都被前几年刚刚出现的“神鹰-”火箭炮所盖过了风头。“神鹰-”火箭炮之所以从一亮相就“一鸣惊人”,就在于其拥有两种独门绝技:最远公里射程和采用垂直发射模式!这两个名词组合到一起,是不是觉得应该是在描述一种“地对地导弹”?其实SY-更像是一个“微缩版”B-弹道导弹,采用惯性+GPS制导,射程相应缩小。而与之共架使用的BP-12A导弹似乎也基本可以视为B系列导弹的改进型。并且由于采用了“垂直发射”模式,其相应速度和几乎度的射界都是远超现今所有远程火箭炮几条街的创举!但是也正是由于“神鹰-”火箭炮的远超主流火箭炮的“先进性”,导致其售价较为昂贵,至今还没有成功销售的记录。但其无论射程和综合性能都是可以胜任“跨海峡”打击的,而唯一的缺点应该就是——“太贵”了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quzx.com/nqxwl/748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