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迷惑恐吓卸载电脑软件的三大套

皮肤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

电脑上一些软件我们用不上时,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卸载掉,这样就避免占用硬盘空间、运行内存,为电脑节约资源“减负”。不过在电脑上卸载软件可不像手机上那么方便快捷,手机上点个“×”就没了,而电脑上至少要点几个“下一步”才能卸载。

卸载软件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些软件在卸载过程中试图通过诱导、迷惑、恐吓等方式达到中止卸载的目的。相比安装时“一键安装”的便捷,卸载时可能要与开发商“斗智斗勇”一番了,没有点心理素质和智慧可能真干不了这活!下面我们来结合一些常用软件中的典型案例,说道说道卸载中的“三大套路”。

卸载腾讯视频

诱导型代表软件:腾讯视频

点击卸载后弹出两个选项,一个修复,一个卸载。程序默认选择“修复”而不是“卸载”,当你不仔细看清楚,那么恭喜你,你又重新安装了一遍该软件。

即使你看仔细了,也选择了“卸载”,这时的高亮按钮竟然变成了“取消”,“继续卸载”按钮被安排在了左边,这与用户使用习惯是相悖的,人们通常习惯点击右边按钮,做过互联网产品经理人的都知道,这里就不多说了。当你火急火燎的“想当然”点那个高亮按钮时,那么再次恭喜你,你已经“取消卸载”了,程序会立马退出卸载界面。

就算前两关你都过了,也选对了fdfddf“继续卸载”,然而后面它又弹出个“我再逛逛”的高亮按钮。用户前面都确认过要“卸载”的意愿了,为何这个时候要来个高亮“再逛逛”?一个不小心点错,又可能中止了卸载进程。

腾讯巧妙利用了用户使用习惯,高亮的设置、选项的位置都有精心“布局”。

卸载搜狗浏览器

迷惑型代表软件:搜狗浏览器

眼含泪水,楚楚惹人怜。“我们不能做朋友了吗?”这样的开局难免让人产生悲悯之情,意志不坚定的人,恐时早已被那汪泪水所融化,记不清自己来这干嘛来了。

更有讲究的是,底部“算了吧”和“再给个机会”两个选项,让人十分迷惑。你明知道用户是来卸载软件的,“算了吧”很巧妙地让用户产生错觉,觉得这个按钮是中止卸载。然后用户会考虑选择另外一个高亮按钮“再给个机会”。用户一旦被成功迷惑选了“再给个机会”,那么正中它下怀。它是结合上面那句“我们不能做朋友了吗?”的选项。

当你成功破解了它的迷惑后,第二个页卡是问你“浏览器怎么了”,而下面有四个选项,这四个选项样式设计的惊人一致,用户只有逐一读到最后一行时才找到卸载二字。

不得不说搜狗公司把文字游戏玩到了极致,充分展示了它对用户卸载软件时的心理活动有相当的研究功底,不容易啊!

卸载安全卫士

恐吓型代表软件:安全卫士

一点卸载就“红脸”给你看,说你电脑上有垃圾,义愤填膺要帮你清理。提供的三个选项“准备卸载”“一键加速”“我要吐槽”,毫无意外“准备卸载”安排在了用户最不习惯的左侧,文字也比“一键加速”字号小了很多,并且无背景高亮,十分不起眼。

如果前面的“建议”让你不为所动的话,下面就赤裸裸的“恐吓”上了。明确告诉你“卸载将使你的电脑处于危险中”,卸载的后果很严重,就问你怕不怕?认怂则罢了,“继续卸载”就又要面临诱导安装“抢鲜版”。

由浅而深的“恐吓”用户,再用高亮按钮实施诱导,无所不用其极。整个卸载过程用户如履薄冰,不仔细辨认随时会落入“圈套”。

犹记得第一次上电脑课,老师教我们卸载软件时,让我们尽管点“下一步”,不要盯着看弹窗“研究”半天,纯粹浪费时间。不知当初的恩师遇到上述情况作何感想。

作为软件开发商应该把精力用在优化和完善产品服务上。好聚好散不好吗?况且很多软件卸载只是一时所需,后面还会装回来,何必让用户觉得像个“流氓”?

(作者:科技组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quzx.com/nqxwl/749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