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火箭炮只有两种,一是中国制造的的火箭炮,另外就是其他火箭炮。
火箭炮被发明出来,就被定义为一种面杀伤的非精确性武器。通过投射大量便宜的低制导性弹药,在一瞬间给予覆盖式杀伤,多用于来摧毁敌方静态目标以及大规模兵员聚集地。
基于这样的战术目标指引下,世界各军事大国对于火箭炮的发展都不太重视。毕竟在现代作战中强调精确打击,对敌方有价值的目标给予精确的点杀伤(老美的军事思想)。所以世界各国纷纷发展精确制导的导弹,而深谙此道的美国,更是在每一次作战中,先用导弹洗地,瘫痪敌方的指挥通信系统。
不得不说,导弹洗地,确实很有效,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太贵了,财大气粗的老美都心疼。
一枚普通的战斧式巡航导弹(海基)大约就要万元人民币。而根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在年美国海军向雷神公司购买的,枚战斧飞弹最新改进型Block4总报价在1.43亿美元,就这还是内部采购价。
而中国最新型的卫士型火箭炮,其中,打击距离最远的版本(ws-2d)的射程达到了公里。虽然远远比不上战斧飞弹最远公里的射程。但对于陆上作战来说,这公里,就远远够用了(台湾海峡,平均宽度也不过才公里。)。
接着咱们谈谈准确度的问题。正如上文提到的,出于对火箭的战术作用的构想,世界各主要军事大国并没有在提高火箭弹精度上下功夫。但中国军工人另辟蹊径,在火箭弹制导方面,给世界上了一课。
除了长程的卫星定位引导,卫士型火箭炮还为其弹头在做了一定的电脑化精确制导能力。据估计,在最远千米的射程上,打击误差小于米,而在~公里范围内,误差可以被精确地控制在30米左右。
虽然这样的精度,还是比不上巡航飞弹恐怖般一米的精度。但经不住,火箭弹造价便宜啊。
解放军目前自用的phl-03型火箭炮,单发远程火箭弹的价格不超过万元人民币。更先进的卫士型火箭炮,因为是外贸品,单发火箭弹的价格突破天际,在~万元人民币之间。(确实称得上是天价了)。但比起巡航飞弹的价格还是友好了不少。
虽然巡航飞弹一发可以就干掉一个目标,但火箭炮的目标从来不是一发入魂,而是在目标上空下起“钢雨”。(一台12联装火箭发射车最快可以在三秒钟内将所有火箭弹发射出去)
除此之外,中国的军工人,还别出心裁地为火箭炮发展出全新用途。其中卫士64型火箭炮是全球首款地对舰火箭炮,其定位为近海反舰武器,通过加装精确制导弹头,其精度最高可以达到恐怖的小于10米。
通过电脑计算好敌方大中水面舰艇的移动轨迹,之后,陆上火箭炮集群展开一次齐射,那画面想想都觉得带劲。